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

汶川地震“周年祭”,不是“周年庆”

美国《侨报》5月9日载文《汶川地震“周年祭”,不是“周年庆”》,摘要如下:
一年前,中国西南天坼地裂,举国悲恸;一年后,随着汶川地震一周年祭日这一时间节点临近,海内外华人的记忆再次被拉回到那场灾难的场景。而逐渐回归常态的灾区又因此喧嚣了。  媒体又一次蜂拥而至。报纸电视,铺天盖地地讲述着灾区重建、生活恢复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少不了幸存者面对镜头嗫嚅着“感恩”,甚至闪现有人打鼓跳舞的欢乐场面。   文体明星与各路名流又一次向灾区云集,“明星阵容强大”成噱头,甚至产生了“超过历届央视春晚的慰问演出”。   灾区政府也酝酿着一波波纪念热潮:大规模公祭活动、民生工程展示、国际研讨会、专家咨询会、制作文化产品、拍摄大型电视剧、评选“道德模范”或“荣誉市民”……灾区一片繁忙景象,大红成了灾区招贴的基色,种种冠以“地震”二字的工程(如遇难者公墓、遗址公园、遗址观景平台)为“迎接”一周年而紧锣密鼓。   方方面面的场景,都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叙事风格,显示公众对灾难和灾区的“痛感”幷未因时间的迁移而淡然,没有忘记这本来就不能被忘记的纪念,但这真符合缅怀死者、追念灾难的纪念主题吗?   中国喜欢将坏事变好事,倡导民众以积极姿态面对灾难和悲剧,宣示信心和决心。这未尝不可。毕竟,一年来中国在灾后重建中成就显着,国人坚韧的精神让世界赞赏。但是,汶川地震毕竟是一场灾难,周年“祭”还是应有祭奠的规则,人们需要的是缅怀,而非喧嚣。“5•12”可以不用太悲情,但不应成为什么消费悲伤的新闻盛宴,不应成为什么歌舞滥情的超级舞台,更不应成为表扬庆功的展台。否则,周年“祭”倘被不严肃元素包围,兴师动众又劳民伤财,失了肃穆与庄严,只会因地面上的喧哗而令那些地下亡魂们和痛苦的生者们又一次受伤。   灾难已生,逝者已去,最好的纪念是在心里,不在声势大小、活动者多寡。而于幸存的生者而言,生活仍未回归正常。在拥挤的板房里,在凌乱的店铺里,在充满平常人的生活里,灾民多在为房子担忧,或因生计发愁。尽管上有中央财政拨款,下有民众慷慨解囊,外有国际社会鼎力援助,但是灾区重建资金缺口仍然巨大,至今还有35万户居民仍在板房中生活。眼下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真正吸引灾民关注的可能是:能不能更多的金钱花在灾后重建上,花在为老百姓盖房子,为学生盖学校上?   当有人计算着灾区重建经济规模可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中国GDP增长时,众多灾民更关注的则是,重建是否及时、切实,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因而也就不难理解,民间为何积极探讨新北川中学耗资3亿元人民币是否豪华,为何频频质疑计北川政府灾后购买名车是否妥当?为何不断追问重建建筑的质量及要求问责灾难中所暴露出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因为,如此种种,都涉及援助震区资金能否合理使用,都事关灾民生活能否真实改变。   不难看出,审视一年来灾区重建细节落实情况,探查灾区民生充盈和缺漏,才真正关系着下一年乃至未来重建的成败。中央和灾区地方政府公布震后各类捐赠资金筹措使用、遇难学生人数、灾区校舍建筑质量等情况,才能让灾民真正得到心理安慰,可谓最好的纪念。   只有立足于这种反思的纪念,立足于关怀的纪念,而不是热闹的或高调纪念,这场夺去了数万人生命、令数百万人失去了财产和家园的汶川大地震,才会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国之一的中国留下真正启示,不致让从今年起将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的初衷付诸东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