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9日星期六

失败:从儿子写得“我们应该感谢日本”谈起

失败:从儿子写得"我们应该感谢日本"谈起
dakuaitou 发表于: 2008-7-14 13:08 来源: 环球博客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正在念初中的儿子,前段日子写作文,老师给出的题目是"感谢"。结果儿子写了篇"我们应该感谢日本"。结果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这孩子的历史观出大问题了,还说这样下去,中考,这要命的中考,就别指望了。
  我回家仔仔细细读了这篇作文,我是既放心又担心。放心的是这小子写的还有点意思,历史观没有问题;担心的是,这中考不是考谁有意思,恰恰相反,是考谁没有意思,谁最没有意思,谁就能考好。这就是要命啊。
  且看"我们应该感谢日本"中感谢人家什么呢?大意是讲清末甲午海战,是中国的失败,但也因此促使有志气的中国人痛定思痛,以求改革国家;而发生于上世纪的抗日战争,虽然我们遭受了非常巨大的损失,可因此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同仇敌忾的那种精神确实是罕见的,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也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鲜明。所以,坏事也可以变成为好事。事情既然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那么就应该尽一切可能把它转化为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教训也好,经验也罢,面对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抵抗方式。这些意思,其实是我平时和儿子讲过的,或者是我和朋友聊天时,他听到的。但毕竟年纪还小嘛,文字组织上还是欠缺一点严密性,我是看出来,这孩子是在讲反话,但讲得不那么能让别人会心。老师在作文后面批道:难道你觉得日本侵略者没有罪?我儿子吓了一跳,觉得自己真犯了错误,还不敢对我们讲,我一开始也吓了一跳,小小年纪,历史观有问题,这还得了?
  我经常对孩子说:爸爸上小学四五年级时,那时书不多,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你爷爷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囫囵吞枣的看,《戴高乐回忆录》、《阿登纳回忆录》、《第三帝国的兴亡》、《东周列国志》,或者是A托尔斯泰的《彼德大帝》,开始有些地方不懂,反复看,总是有进步的,看得津津有味,一个惨白贫乏的时代,乱世中的大人物故事,总是有吸引力的。因为我是这样过来的,蛮好嘛,所以我对孩子表态:书房里所有的书,对你都是开放的。我相信我买书的眼光,我相信开卷有益,我也相信阅读是无比的享受,我更相信这是开放、严格、有效的训练。到了一定的年纪,可以读读年鉴学派的书了,比如最近出版的几大卷《私人生活史》,知道历史到底是怎样书写的。我始终记得一个画家朋友说过的:男人嘛,就应该有历史观。
  儿子老问我:你是怎样写文章的?我常说:这个很简单,你们不是早已教文言文了吗,写中文就得多看看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字,看最好的,比如《诗经》、《庄子》、《孟子》、《史记》、《世说新语》、《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少量看一些明清人的笔记。那么,为什么要看《庄子》?那时文体秩序尚未形成,世界混沌未开,我们可以像庄子那样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对庄子来说,那是天真,对我们来说则是冒险。看不懂?那就看白话文译,然后问题就自然来了:老爸,为什么庄子才几十个字,白话文要几百字翻译?那是因为古人所知甚多而所说甚少,现代人的文章所知甚少而所说甚多,古人的眼光拉得很长,一望几十几百年,看的是关节、筋络,我们的眼光短,看的是此时,是皮肤。你们学校肯定教记叙文吧?老师一定要求你们把一件事讲清楚,这不难,因为我们会假定"一件事"是生活中孤立的片断,本身就有头有尾:小明和小刚今天在学校打架。这还不好写吗?你只需要写:今天早晨……
但这件事也有另外的写法,你不再是小明和小刚的同学,你好像有了一种很长的目光,能够一直看到他们俩的过去和将来,这时你认为打架不再是发生和结束于那天早晨的偶然事件,而是在他们的整个漫长生活中具有某种意义。你可以从小明或小刚的回忆开始,也可以从他们在事件之前很久的初次相识开始,当然也可以采取老办法,从"今天早晨"开始。你会发觉,你选择不同的写法,就是对这一事件做了不同的解释。《诗经》为什么好?它能告诉我们怎样用最简短清爽的语言,我们早已失去这样的能力了;《庄子》有什么好呢?它会让我们晓得,什么是恣肆,什么叫想象。一开始就看这些,眼光就高,龌龊猥琐的东西就再不会入眼了。比如,有《庄子》这样的文字做了底子,你就会知道文章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没什么规矩。当然,这没规矩,是从有规矩过来的,但你千万记得,有规矩的文章是无趣的,知道它的底细就可以了,因为它正确,正确是无趣的,什么都说好了,什么都排定了,庄子不会这样写文章的,他元气淋漓,东拉西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玩啊,不别扭,潇洒嘛。现在不懂没关系,就好像以前的人背诵经典,小孩子,哪懂啊,但是脑子空白,填进去啊,给占领了,长大有阅历了,自然就能明白,这叫"化",文化文化,这就是化,和生命体验有关,记得住。近代的,日本鸭长明、吉田兼好的《方丈记》、《徒然草》,都是好文字,中国的好东西,倒被他们很好保留了。还有,少看照片,多看文字,读图时代是不可能有想象力的,别和老爸学,照片是没有出息的。
  可现在学校的老师哪知道这些,都被奖金和升学率弄晕头转向了。这事情过去没多久,有一天,儿子回家很高兴,说他的文章被老师大大表扬了,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有面子。我就问了,这不问倒好,问了反而烦了。小孩子到底对付不了大环境,原来老师早就给他们发了许多所谓的"范文",就是别的学校,全国各地的学校,许多年的中学生,他们写的好文章,各种各样的题目都有,从"我的妈妈"到"一个有意义的下午",从"理解"到"参观博物馆",老师和他们说了,聪明的孩子,就牢牢记住这些"范文"是怎么写的,怎么分段,怎么铺陈,怎么组织,怎么用成语,等等。然后嘛,遇到考试什么的,就从中挑一篇,把"妈妈"换成"奶奶",或者把"博物馆"
换成"长江大桥",稍微变化一下对象,这考试的分数绝不会低,甭别出心裁自作主张。我儿子被表扬的文章就是这样来的,他还说老师同时批评了几个"别出心裁自作主张"的同学,让他们向我儿子好好学习。我这下明白了,难怪我经常看到儿子带回来那些"范文集",我算是开了眼。
  那天,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和孩子说,我觉得我非常无力,好像破了产。多年以来苦心经营的东西,全失败了,而规矩赢了。但是,我愤恨之余,觉得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失败,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破产。没有出"范文集"的出版社失败了,图书馆失败了,当然,就连庄子他老人家也失败了,司马迁失败了,苏东坡失败了,历史失败了,最后,中文也失败了。非常干脆彻底的,失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